媒体报道

经济日报 郭明义:无限爱心筑就高尚人生
发布日期:2012-03-05 信息来源:经济日报 访问次数: 字号:[ ]

  郭明义是鞍钢集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采场公路管理员。1977入伍,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被评为全师学习雷锋标兵。
  自1982年复员到鞍钢工作至今,28年里,郭明义以雷锋为榜样,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作毕生追求,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在每个岗位上都取得了突出的业绩。从1996年担任采场公路管理员以来,每天提前上岗2小时,15年累计献工15600小时;他艰苦朴素,一家三口住在不足40平方米的小屋里,却以扶危救困为己任,助人为乐,先后资助了180名贫困学生;他20年累计无偿献血6万毫升,更带动身边工友献爱心,有5800人参加了他的爱心团队。他先后荣获鞍钢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数十个荣誉称号。
  15年来,他献工累计15600多小时,相当于多干了5年的工作;
  16年来,他资助过180名贫困学生;
  20年来,他无偿献血累计6万多毫升,相当于自身总血量的10倍;
  28年来,他工作的全部收入为29万元,仅能统计出的向希望工程、工友和灾区捐款超过12万元!
  他叫郭明义,鞍钢集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采场公路管理员。
  一个清贫的富翁
  52岁的郭明义下班后急匆匆地往家里走去———“走”,是因为他又一次把自行车捐给一个离家远的贫困学生了;“急匆匆”是因为午饭时间只有1小时,在单位吃不行吗?不行,因为那不省钱。
  记者跟着郭明义一起回到他的家————鞍山郊区齐大山镇的矿山职工宿舍楼。这天是2010年9月8日。
  郭明义开门就忙着热饭,记者却忙着擦眼泪,因为即便我们的想象力再丰富,也想不到老郭的家是这个样子:不到40平方米的一居室,完整地保留着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家居水平,水泥地面、白灰墙、蓝色油漆的门窗,两面墙分别挂着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家具陈设几乎就谈不上,因为除了门厅和卧室里的大小两张床,这个3口之家所拥有的惟一家具是一个三门柜,这柜子上面两扇门里装的是女儿的书本,另一扇门里和下面的抽屉装的则是妻子和女儿的衣服。老郭的呢?“那不在身上呢!”郭明义的妻子孙秀英笑着告诉记者,“老郭常年穿工作服。”老郭还有件羽绒服和牛仔裤,在床下的抽屉里。
  老郭家也有值钱的东西,一台液晶电视和一台电脑。“这两样他都捐不了了。”孙秀英说,“这是国家财产,不许他捐。”
  因为他已捐过3次电视机了,鞍钢集团和鞍山团市委在把电脑和电视送来时,明确告诉老郭:这两样东西是国家财产,放在你家里是为了便于你工作,所以你不能捐送他人。
  郭明义问记者,“你们觉得我穷吗?”
  “我们知道你精神上富有,是个清贫的富翁,所以能理解你3次把调整住房的机会让给同事,把得到的各种物质奖励比如相机之类,捐给你认为更需要的人,可是,当身处你家……”记者感动地回答。
  “我真是纳闷,我这么过了快30年了,挺好的,怎么你们觉得我穷呢?我怎么就‘一贫如洗’、‘家徒四壁’了呢?”
  老郭放声大笑了好一阵,笑得像个孩子般天真、灿烂。老郭说,“在鞍山这地方,我家得够中等收入了,我是两口子拿工资,好些工友都是一个人拿工资,和他们比,我穷吗?”
  “是啊,按工资收入,他家本来不算低不算穷,可硬是叫他给捐成低的穷的了。”郭明义的工友说。
  记者把工友的话传给老郭,老郭听后用力摇头,“不对,他那是拿我和他家比,可我是和那些贫困的工友比。经常接触不同的社会群体,就会有不同的人生方式。我经常接触孤儿院的孤儿、上不起学的孩子、生活困难的职工,和他们相比,我是富足的,我就非常想去帮助他们。”
  当得知电铲司机的妻子没有工作,家里两个孩子都在上学,他就在每年孩子开学时送去200元钱;当听说水车司机生活困难后,每年过年时他都给送去米、面、油;见平路车司机患了重病,他先后送去1000元钱;一次冬季道路抢修,推土机的挡风玻璃坏了,看司机没穿棉袄,他当即脱下自己身上的棉袄给工友套上……
  就这样,鞋子、衣服、手表、电饭锅、电视机,米面、熟食、水果、婴儿奶粉,工资、奖金以及他献血的各种奖励,能捐助的他都捐了,能帮的人他都尽全力帮了。
  “也许,以我个人的力量,难以从根本上改变那些贫困家庭的生活,但至少可以让他们感觉到有人在惦记着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老郭说。
  有人奇怪,老郭不善社交,从不扎堆闲聊,更不喝酒打牌,所有人印象中的他总是急急火火、忙忙碌碌,可偏他总能发现那些贫困的人家,谁家孩子想要台电脑,谁家老人生病,他都知道。“别说电视上那些高档生活享受画面从不入他的眼、他的心,就是俺这些身边同学、亲友家的好生活,他也不往心里去。”老郭的儿时玩伴李树伟告诉记者,“他从小至今都这样,总去看谁有苦难,谁比他生活得差,那就跟锥子扎他心似的,还流泪呢!”
  李树伟跟记者讲了很多郭明义的故事,只一件讲到一半时就讲不下去了,“去年冬天,我跟着他去献血,回来不舍得打车,就坐公共汽车吧。我心疼他没吃饭,想让他歇会儿,就故意拉他坐最后一排座那角上,省得他又给人让座。可没一会儿车上人就多了,他抻着脖子大声喊,‘大爷,这儿有座!’……”
  1994年夏天的一个晚上,鞍山市电视台播出了一部“希望工程”宣传片,很少看电视的老郭碰巧看到了。伤心了一夜的他,天刚亮就离开家进城去,找到希望工程办公室,给岫岩山区的一个失学儿童捐了200元钱。10多天后,他又给这孩子寄了200元。而当时,他和妻子两人的收入加起来还不满600元!
  从此,他那装着身边几百个困难工友的心有了更多的牵挂,地域也从鞍山迅速扩展到东北、西北各地。180个家庭困难的孩子,因为他的捐助而得以继续上学。
  一个以生命关爱生命的人
  9月2日午后两点,鞍钢集团矿业公司门前已聚集起100多名献血者。他们整齐地排成两排,依次走进献血车。
  突然,有人喊了一声“老郭”,人群立即活跃起来,大家纷纷与郭明义打招呼。郭明义并不解释自己迟来的原因,因为他刚刚在红十字会捐献了1个单位血小板。他只平平静静地与大家打着招呼,“你好”、“来啦”、“别紧张”、“坐这儿”、“放心吧,对身体一点损害也没有”。老郭在人群中快速地走动着,与每一个来献血的人都打招呼,但没有一句打哈哈、套近乎的话。看上去,他更像这儿的主人。
  是啊,除了家门和单位的门,老郭进出最多的就是血站的门了。
  1990年,郭明义第一次参加无偿献血。尽管他在血站里因初次献血而紧张,第一针抽血没能成功,第二针才完成了献血,但当他听医生讲了医院缺血的现状后,当即决定每年献血一次,后来增加到两次。
  在连续献血过程中,老郭从医生口中得知,无偿献血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捐献全血,每个人每年最多只能献两次,每次最多400毫升;第二种是捐献血小板,每次可抽取800毫升或1600毫升的血液,提取一个或两个单位的血小板后再将血液输回体内。血小板可每月捐献一次,每次均按献血等量计算。血小板是珍贵的血源,在抢救临床重症病人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捐献志愿者较少。
  听了这话后,老郭就牵挂起鞍山的血小板提取设备来。2005年,当得知鞍山市中心血站终于引进了一台,他立即要求捐献血小板。从此,除中间献过全血需等半年后才能再捐献外,5年来他每个月都会准时跑到中心血站,捐献1次血小板,从未间断过。现在已累计捐献40多次。
  2009年春节前的一天,郭明义正从采场下山准备吃午饭,突然接到血站的电话,问他能否提前捐献血小板。他知道血小板保存期特别短,一般都是按照每月预约的捐献时间采血,如果没有重症病人,血站不会打来这个电话。
  这天突降暴雪,道路难行,但郭明义还是顶着风雪赶到血站。为了挽救一名患有溶血症的产妇的生命,他虽然工作了一上午,并且从清晨5点到下午2点水米未进,但仍没有丝毫犹豫,马上上机采血。血站的同志让他献1个单位的血小板,他却说,“2个保险,还有孩子呢,一定要保他们母子平安!”当历时1小时40分钟的血小板采集结束时,疲惫的他在采血床上睡着了。由于及时输了他捐献的血小板,产妇母子平安得救。
  一个体重75公斤的成年人,全身大约有6200毫升血液。20年来,郭明义累计无偿献血6万多毫升,相当于自身全部血量的10倍。按抢救一个病人需输血800毫升计算,他已至少挽救了75个危重患者的生命。
  这还不够。2002年,当他从电视报纸上弄懂了造血干细胞对救人的意义,就立即报名加入中华骨髓库捐献队伍,成为鞍山市第一批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之后,又成为第一批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
  一个一辈子做好事的人
  郭明义并不沉浸于这一份份助人的快乐,甚至来不及记住自己到底捐出多少、做了什么。他的事迹都是工友和受捐助者讲述的,有些事,他本人已完全不记得了。
  “这是因为他从没想得什么回报。”他的领导、鞍钢集团矿业公司党委书记杨靖波说,“他只有爱,没有名利意识。”
  “因为他是个雷锋式的战士。”他在部队时的指导员康玉久说。
  1977年1月,鞍山火车站广场上,来自鞍钢的200多名新兵正在举行庄严的出发仪式。当主持人宣布请新兵代表发言时,一名新兵快步走上讲台,开始了慷慨激昂、意气风发的发言。大家纷纷打听他是谁?“他是郭明义,是俺们齐大山矿的。”当时和郭明义一起入伍的李德英,回忆这件事时就像叙说昨天的故事,“迎接入伍新兵的列车开动了,他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很自然地帮助列车员打扫车厢、为新兵倒热水。我现在眼前还一幕一幕的。”
  郭明义的第一个人生榜样就是雷锋。“上小学,我学会的第一首歌是《学习雷锋好榜样》。”当时,全国正在开展学雷锋活动,他的父亲就是学雷锋见义勇为的英雄,曾到北京接受周恩来总理的接见;他的母亲则被邻里称为“大善人”,矿工们有个腰酸背疼、头痛脑热的,她都会不辞辛苦地给人推拿治疗;而他的奶奶,在郭明义记忆中“就从没闲着”,“她的腰痛得厉害,可走在矿上,看见矿石散在路上,她总会弯腰捡起来。见谁家有事,她总要帮忙。”
  长辈的身教加上学雷锋活动的言教,让郭明义自举步学走路起就沿着一条助人为乐、热爱劳动的轨迹成长。
  “教室里的炉子总是他生火掏灰,学习小组的小课桌总背在他肩上。”李树伟回忆着,“下雨天,你来俺们院看吧,在院里为各家挑水沟的一准是他。”
  到部队后,如火如荼的学雷锋活动使他对雷锋、对雷锋精神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
  康玉久回忆,郭明义入伍第一年没有学上驾驶,被分配到炊事班。新兵都想学开汽车,许多被分配到炊事班的新兵思想不稳定。但郭明义却没有一句怨言,做饭、做菜学得很快。当时连队每天早上要喝玉米 子粥,这种粥需要几个小时才能熬熟,熬不熟不好消化。他每天都起大早为全连战士熬粥,大家都说他熬的粥最好喝。
  在承担部队战备机动任务期间,他一边自己独立驾车运送物资,一边帮助其他战友维修车辆。一次,在执行任务的途中,一名战友驾驶的车横拉杆脱落了,他冒着零下40摄氏度的严寒,爬到车底帮着抢修了40多分钟,差点把耳朵冻坏。还有一次,看到战友驾驶的车由于天冷路滑无法行走,他便把大衣脱下来垫到车轮下。车子可以行走了,他的大衣却被碾成了抹布。
  郭明义所在部队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县,冬季天气非常寒冷。每天早上,他都是第一个起床,冒着严寒外出挑水。地面结冰,脚下打滑,扁担上的水桶不时摆动溅出水来洒在衣服上结成冰,挑水回来时他的身上经常挂着冰块。对此,他不叫一声苦,挑满水缸后又忙着砍柴、生炉子、烧水,只为了能让战友们起床后马上就用上热水。自己班里的事忙完了,他又到别的班去帮忙,常常是全排的杂事都叫他一个人包了。
  在1978年12月汽训队给郭明义的鉴定中写着:“郭明义在各项工作中以雷锋为榜样……全心全意为同志们服务,保持和发扬了艰苦朴素和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
  1980年6月,郭明义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那天,他流着眼泪说,“为了党,为了祖国和人民,我愿意抛弃一切,终生为党的事业而奋斗。”
  服兵役期间,郭明义5次获得嘉奖。他在自传中写道,“长期的部队生活,锻炼了自己,使自己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我感到,人活着,就要努力奋斗;人活着,就要为他人多谋福利,这样才使得生命有价值、有意义。”
  最近10多年,郭明义给自己学习雷锋“为他人多谋福利”的实践赋予了时代特征,他把“能帮助更多的贫弱人”当成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当成自己的天职。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记者把这名言背出来让郭明义谈感想,本以为他会大谈一辈子做好事之“难”,但是,错了,他淡然地笑了笑说,“也没觉得难……”
  这一瞬间,记者突然明白,为什么人们总感到那不足40平方米的小屋显得那么小而他却浑然不觉,因为他那装满了大爱与责任的心胸太宽太广,以至于这小屋里除了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再无他物可入他的胸、他的眼————心有大爱胸怀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