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刚果共和国独立以来所拥有的最好公路。”刚果共和国奎卢省米龙巴小学校长迪乌达自豪地对本报记者说。不顾虫蛇出没、山洪泛滥的危险,承建刚果共和国国家1号公路的中国企业和建设者被当地誉为“劈山的人”。平整宽阔的公路不仅方便了百姓出行,也为他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原来要走3天的路现只需2小时
迪乌达提到的这条路是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建)承建的贯穿刚果共和国南部东西向的交通大动脉——国家1号公路。它是中国政府与刚果共和国政府之间一揽子合作框架协议下最大的基础设施项目。中建刚果共和国公司商务经理张晓富向本报记者介绍,国家1号公路总长580公里,分两期:一期从黑角到多利吉,长160公里,已于去年竣工;二期从多利吉到首都布拉柴维尔,总长420公里,将于2015年竣工。
黑角港是中非地区最大港口,刚果共和国工业基础落后,几乎所有生活用品和工业品都要进口后从黑角转运。在黑角和布拉柴维尔两地间跑了10年货运的司机莫里斯感慨地说:“几年前至少3个星期才能走完全程,现在只需17个小时。”正在路边买东西的司机姆巴告诉本报记者,他跑黑角到多利吉长途客运,这条公路没修之前,他绕路需走3天,现在只需2个小时。
中国修路人被誉为“劈山的人”
古木参天,枝藤缠绕,层峦叠嶂,峰回路转。马永贝是一片长60公里、纵深170公里,生长着300余种树木的原始热带雨林。作为木材出口地,马永贝是刚果共和国的财富,也是横亘在政治中心布拉柴维尔和经济中心黑角之间难以逾越的天堑。如今,一条宽15米、双向四车道的柏油马路蜿蜒穿越马永贝,刚果共和国人民几十年的梦想在此实现。
法国监理帕特里克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马永贝原始热带雨林是国家1号公路最大的难点。法国人规划这条公路几十年,因困难太大而不得不放弃,但中国人只用了两个月就疏通马永贝最核心区的便道,3年时间就在马永贝创造了奇迹。
虫蛇出没,山洪泛滥,旱季干涸,雨季湿热……这些当地的常态对修路构成了极大挑战,但更大的挑战在于劈山开路,难度极大。因此,刚果共和国前总理、现任国务部长姆武巴把国家1号公路的建设者誉为“劈山的人”。据张晓富介绍,项目高峰期雇用当地工人达5000多人,并且为沿途村庄免费打井提供清洁水,还捐建了两所小学和两家医院。
中国驻刚果共和国使馆经济商务参赞沈翔对本报记者说,国家1号公路仅是中国和刚果共和国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一个缩影。两国友好关系历史悠久,刚果共和国一直是中国全天候朋友。
公路促进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
轿车、运木车、拉着集装箱的重型卡车在盘山柏油路上呼啸而过,货车组成的车队经常排成长龙,这是本报记者在马永贝所看到的景象。“刚竣工不到半年,国家1号公路车流量剧增,现在不得不进行升级改造。”国家1号公路项目经理部行政经理张树东对本报记者说。
车流量的增加意味着贸易的繁荣,也带动了国家1号公路沿线村镇的发展。黑角起点原来是一片荒地,不到3年就发展成为长达2公里的大市场。马永贝腹地莫里斯村边店主保罗高兴地说,他本是农民,这条路竣工后开了商店,生意红火。本报记者在店里看到,大红的灯笼、剪纸、春联,到处是中国元素。路边米卢姆巴村村长费斯林说,村里木薯和香蕉等农产品原来运到黑角需要3天时间,现在只需要1小时。随着公路的通车,村里的无业青年越来越少了。
奎卢省省长迪穆表示,作为刚果共和国交通运输的生命线,国家1号公路连接着三大城市,对国家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帕特里克认为,国家1号公路增强了刚果共和国与周边国家的联系,推动了中非地区一体化进程,其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难以估量。
|